导航
×关闭

笔业祖师蒙恬 蒙恬制笔始用兔毫

2024-04-25 来源:天气网

导读:文房四宝,笔很重要,在毛笔当中,不乏有很多著名的毛笔品牌,但是关于笔业祖师,你却有所不知了,那么笔业祖师是谁呢?笔业祖师是蒙恬,也是秦朝守长城的名将,据悉蒙恬制笔始用兔毫,这是怎么回事呢?和万年历小编一起去瞧瞧吧。

笔业祖师蒙恬 蒙恬制笔始用兔毫

毛笔

蒙恬

笔纸墨砚,古代称为文房四宝,在我国都有悠久的历史,各业都有崇拜的祖师。制笔业,以蒙恬为祖师。

蒙恬,是秦朝守长城的名将。《史记》卷88%蒙恬传》载,他家世代为将,蒙恬率兵30万镇守长城,威震匈奴,后为秦二世所迫自杀。但传记中未及制笔之事。最早提及蒙恬制笔,约是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蒙恬造笔。”晋代另一学者崔豹《古今注》也说:“蒙恬始造,即秦笔耳。”

清代学者赵翼《陔余丛考》卷18《造笔不始于蒙恬》,指出先秦已有笔,只是“蒙恬所造精于前人,遂独擅其名耳”。赵翼这个考证是有道理的。笔,古代又名“写管”或单称“管”。《礼记·内则》已有记述。先秦时期,各地制笔方法与原料不同,其名称也不一,东汉许慎《说文》记载,楚国称“事”,吴国称“不聿”,燕国称“拂”,秦国称“笔”,秦统一后,逐渐统一称为“笔”。近年在湖南长沙左家公山、河南信阳长台关的战国楚墓中曾出土竹杆毛管,是我国最早的笔的实物。先秦时,毛笔原料有鼠毛、鹅毛、鸡毛、羊毛、狼毛、胎发等多种,相传秦蒙恬始用兔毫为原料,被大家所珍爱。

王羲之《笔经》说汉代时以中山(今河北保定)毛笔为最佳。唐宋时制笔十分发达,宣州(今属安徽)为制笔中心,笔称“宣笔”。其中笔工诸葛高所制者,宋人梅圣俞说“海内称第一”,被列为朝廷责品。元代,浙江湖州之“湖笔”兴起,《西吴枝乘》载,元时冯应科以擅于制笔出名,其时尚有赵子昂以书法闻名,钱舜举以画闻名,元人称为“吴兴三绝”。至明清时期,湖笔仍享誉国内外。

笔业祖师蒙恬 蒙恬制笔始用兔毫

毛笔

清人俞樾《春在堂随笔》卷7记载:“秦将军蒙恬,筑长城,绝地脉,致不得其死。今长城之下,未知尚有蒙将军庙貌否?万吾湖(州)之善琏村,则固有蒙将公祠。其地皆以笔为世业,笔工不志所始,故有祠宇以祀蒙公,香火颇盛。”湖州善琏村(镇)的蒙公祀,塑蒙恬及夫人卜香莲的像,每逢蒙恬夫妇生日与忌日,笔工要举行迎神庙会,抬蒙恬神像绕镇游行

湖南邵阳大兴巷在清初也建有一座蒙公祠,或称蒙恬宫。殿堂中央竖有蒙恬祖师与肖安芬大师的牌位,经常有人烧香点烛拜祭。祠庙建造后,还成立了宝庆制笔业行会,会址便设在蒙恬祠内。每年二月初二为蒙恬诞日,笔业会召集会员祭祖师,往往大办酒席,庆贺三日。肖安芬,是宝庆笔业的创始人,故作配祀。

桂林传说又有不同,他们说笔是秦代监工蒙恬发明的,秦始皇筑长城时,事情极多,采用结绳记事无法记细账。蒙恬将工地上宰羊时所留下的羊毛扎成束,蘸上木炭记账,由于未经处理的羊毛吸水力差,蒙恬把羊毛丢进石灰池中浸泡,羊毛就紧缩可用了。故在桂林,制作毛笔还有用石灰水浸泡这一工序。后人也因此把蒙恬称为笔业的祖师。

在湖州传说却不同。相传蒙恬将军救活了一位姑娘叫卜香莲。一天,蒙恬手拿一撮羊毛插在竹管上到卜家。香莲请他写字,他便用此毛书写,后经卜香莲再加工成一枝好笔。故在湖州除祭笔祖蒙恬外,还兼祭卜香莲。

还有一则传说谓:蒙恬将军生前打猎时放走了一只狐狸和一只黄鼠狼。后蒙恬被秦二世赐死时,两只动物撞死在蒙恬前面。蒙恬用它们的毛与筷子捆在一起,蘸着写了奏书申诉后便自尽了。当秦二世看到奏章时,蒙恬已死,他大为悲伤,一边厚葬蒙恬,一边命令工匠仿制狐尾狼毫笔。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笔业祖师蒙恬,蒙恬制笔始用兔毫”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关内容推荐

你可能感兴趣

心理测试

更多>>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