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一张精美的大暑节气手抄报少不了绘画者的绘画能力,更少不了作画者的写字能力,当然也都是自身条件,外在因素是有一个好的设计版图,还有精彩完整的大暑节气内容,以下是万年历小编带来的二十四节气大暑手抄报图片素材和资料内容,正在绘制关于大暑的手抄报图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哦。
关于大暑的手抄报图片
关于大暑的手抄报图片
关于大暑的手抄报图片
二十四节气大暑手抄报图片素材
二十四节气大暑手抄报图片素材
二十四节气大暑手抄报图片素材
二十四节气大暑手抄报小知识:大暑介绍
暑是炎热的意思。表明它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一般说来,大暑节气是盆地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盆地西部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30℃以上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也是盆地东部35℃以上高温出现最频繁的时期。大暑前后气温高本是气候正常的表现,因为较高的气温有利于大春作物扬花灌浆,但是气温过高,农作物生长反而受到抑制,水稻结实率明显下降。盆地西部入伏后,光、热、水都处于一年的高峰期,三者互为促进,形成对大春作物生长的良好气候条件,但是需要注意防洪排涝。盆地东部这时高温长照却往往与少雨相伴出现,不仅会限制光热优势的发挥,还会加剧伏旱对大春作物的不利影响,为了抗御伏旱,除了前期要注意蓄水以外,还应该根据盆地东部的气候特点,改进作物栽培措施,立足于“早”,以趋利避害。燠热的大暑是茉莉、荷花盛开的季节,馨香沁人的茉莉,天气愈热香愈浓郁,给人洁净芬芳的享受。高洁的荷花,不畏烈日骤雨,晨开暮敛,诗人赞美它“映日荷花别样红”,生机勃勃的盛夏,正孕育着丰收。
二十四节气大暑手抄报小知识
二十四节气大暑手抄报小知识:大暑是什么意思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节气,在每年的阳历7月22日至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表示天气酷热,最炎热时期到来。这时气温最高,雷阵雨较多,在中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二十四节气大暑手抄报小知识
二十四节气大暑手抄报小知识:大暑三候
一候:腐草为萤
世界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
腐草为萤。曰丹良,曰丹鸟,曰夜光,曰宵烛,皆萤之别名。离明之极,则幽阴至微之物亦化而为明也。《毛诗》曰:熠耀宵行。另一种也,形如米虫,尾亦有火,不言化者,不复原形,解见前。
二候:土润溽暑
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
溽[rù],湿也,土之气润,故蒸郁而为湿;暑,俗称龌龊,热是也。
三候:大雨时行
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前候湿暑之气蒸郁,今候则大雨时行,以退暑也。
二十四节气大暑手抄报小知识:大暑特点
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时值每年公历7月22~24日,太阳位于黄经120°时。“大暑”与“小暑”一样,都是反映气候炎热程度的节令,“大暑”表示炎热至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
“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二十四节气大暑手抄报小知识
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
“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褥暑;三候大雨时行。”
萤火虫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因此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大雨过后会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大暑正值“中伏”前后,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时期,经常会出现40℃的高温天气,而且全国各地温差也不大。据《1971~2000中国地而气候资料》数据显示,在30年极端最高气温统计中,有一部分省区7月的极端最高气温值出现在7月下旬,而绝大部分省区8月的极端最高气温值都出现在8月上旬,刚好都是在大暑时期。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关于大暑的手抄报图片,二十四节气大暑手抄报图片素材”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想了解更多关于手抄报的内容请点击》》》节日手抄报内容大全
文章由天气网万年历频道(http://wannianli.tianqi.com/)原创,禁止转载,转载必究。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