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今年的冬天已经到来,很多地方都下起了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随着冬天的不断降温,我们对冬天节气的关注也在增加,但是对于立冬和冬至这两个节气来说,首先要搞清楚的事,立冬是冬至吗?其实立冬和冬至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节气,它们只是名字有点像而已,那么冬至和立冬有什么不同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介绍吧!
立冬是冬至吗 冬至和立冬有什么不同
立冬是冬至吗 冬至和立冬有什么不同
立冬不是冬至。
冬至和立冬时间不同含义不同
立冬在每年的11月8日前后,立,建始也,是建立、开始的意思;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获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
冬至在每年公历12月21到23日之间,是表示北半球全年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冬至和立冬气候特征不同
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按气候学划分,我国会推迟20天左右入冬。气温下降变化明显,随着冷空气的加强,气温下降的趋势加快。而对于此时处在深秋“小阳春”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5℃。正常年份的11月,北起秦岭、黄淮西部和南部,南至江南北部都会陆续出现初霜。偏冷的年份,11月中旬,南岭以北也会出现初霜。
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寒冷气候的开始,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我国北方大部地区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而南方大部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而华南沿海的平均气温则在10℃以上。
冬至和立冬物候不同
我国古代将立冬节气分为3个5天,并由此定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立冬是冬至吗
什么是立冬
立冬是每年公历11月7日或8日,节令交立冬,“立”是开始,“冬”是节令,这天太阳到达黄经225度,正午用圭表测日影,影长为古尺一丈二寸三分,相当于今天的2.501米。夜晚观测北斗七星,斗柄正指亥的方位,也就是正北方,这个阶段一般在农历十月,也叫亥月。
立冬三候。“初候水始冰”,进入冬季,人们在小河边、溪流旁已能看到冰棱了,根据现代气象资料,黄河中下游地区平均始结冰日在11月11日左右,这与立冬节气的物候表示基本一致。“二候地始冻”,这时节气温降到0℃以下已有了一段时间,土地的表层已开始冻结了,随着温度的继续下降,冻层不断加厚。“三候雄入大水为城”,此候由于观察能力的限制而缺乏科学依据。
立冬前后,气候特征明显,全国大部地区降雨减少。江南的秋雨也已渐停,江淮地区的秋收秋种已近尾声。江南此时可抓紧抢种晚茬冬小麦及油菜;在华南,“立冬种麦正当时”;对于北方冬小麦而言,由于地表是夜冻晨消,所以此时可适当进行冬浇冬灌,保证植物越冬水分,还可对果树进行修剪,包捆,保温,可防止果树受冻害。
冬天
什么是冬至
冬至(Winter Solstice)又名‘一阳生’,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23日之间。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或“亚岁”等。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为“冬节”,所以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古时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这时节都要回家过冬节,所谓“年终有所归宿”。古时有“冬至一阳生”的讲法,也就是说从冬至这天开始,阳气慢慢开始回升。 [1-2] 冬至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23日。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冬至前后,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运行的速度稍快,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阳直射南半球的时间比直射北半球的时间约短8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古人讲: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即下一个循环开始了,冬至一阳生、天地阳气回升,为“大吉之日”。欲了解更多关于冬至的详细信息,请点击》》》冬至
文章由天气网万年历频道(http://wannianli.tianqi.com/)原创,禁止转载,转载必究。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