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清明节以其特有的风俗活动,将我们共情到古代的风俗情境之中。尤其是看古代的历史记载,你会发现现代人和古人有很多共通之处,你也会发现古人的智商其实特别的高。那么,古代放风筝的作用是什么呢?唐代放风筝可以传递消息,和万年历小编一起去瞧瞧具体详情吧。
风筝
古代放风筝的作用
到唐代,军中还有用纸鸢传递消息的做法。《新唐书》就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唐德宗年间,田悦等人反叛,兵围临洺。当时守城的是张伾,张伾坚壁拒守,眼看着军粮不多,赏赐不足,便把自己的女儿打扮好,对军士们说:“库廪竭矣。愿以此女代赏。”士兵们见此非常感动,“请死战,大破悦军”。但形势依然危险。这时,德宗皇帝下令让河东马燧、河阳李芃与昭义军前去救援张伾。但是三军驻扎在狗、明二山间,迟迟不到。情况万分紧急。张伾就“以纸为风鸢,高百余丈”。纸鸢飞过田悦军营上空时,田悦令箭法高强的人去射,终究没能射下来。历过艰险的纸鸢终于到达马燧的军营。马燧见张伾的信说“三日不解临洺,士且为悦食”,就立刻率部队前去营救,大破田悦兵,斩首万余级。
在唐代,纸鸢不仅仅用于军事战斗,它已成为人们尤其是儿童喜爱的娱乐工具。路德延有一首《小儿诗》,里面提到儿童们非常喜欢的诸种游戏,其中之一就是“添丝放纸鸢”。元稹的《有鸟二十章》中有一章专写纸鸢,饱含了作者的无限感慨:
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
去地渐高人眼乱,世人为尔羽毛全。
风吹绳断童子走,余势尚存犹在天。
愁尔一朝还到地,落在深泥谁复怜?
这里的纸鸢显然也是种娱乐用具,且是“童子”的玩具。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时期,“风筝”一词也出现了。比如杜甫的《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中有“风筝吹玉柱,露井冻银床”的句子,元稹的《连昌宫词》也提到“尘埋粉壁旧花钿,乌啄风筝碎珠玉”,而高骈还有一首专门吟咏风筝的诗:
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
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这里的“风筝”并非现代意义上的风筝,而是占风铎,也叫风铎、风马儿,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风铃。唐时的占风铎,多悬玉制成,风吹玉碰,叮咚作响,仿佛击筝的声音,所以有风筝的称呼。它最初是用来察验风情的。如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中所说:
风筝
歧王宫中于竹林内悬碎玉片子,每夜闻玉片子相触之声,即知有风,号为占风铎。
至于纸鸢开始被称为风筝,当是五代时候的事了。据文献记载,后汉隐帝喜欢与一些臣子在宫中放纸鸢,其中有个叫李业的别出心裁,他在鸢首部位装上了竹管,这样,风一吹就发出筝筝然的声音,纸鸢也就有了风筝之名。到宋代,风筝的称呼已十分普遍,高承《事物纪原》在解释纸鸢时就说“俗谓之风筝”。发展到今天,风筝的名称更取得了“唯我独尊”的地位,纸鸢的称呼倒只能从前人的诗词文句中找寻了。
风筝在形制上多有不同,尤其越往后来,越是争奇斗妍。明清时期,在山东潍县,“清明,小儿女作纸鸢、秋千之戏。纸鸢其制不一,于鹤、燕、蝶、蝉种类外,兼作种种人物,无不惟妙惟肖,奇巧百出”。在扬州,“风筝盛于清明,其声在弓,其力在尾;大者方丈,尾长有至二三丈者。式多长方,呼为‘板门’;余以螃蟹、蜈蚣、蝴蝶、蜻蜓、‘福’字、‘寿’字为多。次之陈妙常、僧尼会、老驼少、楚霸王及欢天喜地、天下太平属,巧极人工。晚或系灯于尾,多至连三连五”。人们往往给大风筝配上藤弓或装上葫芦哨,结果在空中发出的嗡嗡响声,三五里外都能听到。有些地方的人们黄昏时分放风筝时,还在上面挂个灯笼,遥遥望之,煞是动人。清人张劭的《纸鸢》诗就描绘了这一情景:
众簇春郊放纸鸢,踏破凝笑线牵连。
影驰空碧摇双带,声遏行云鼓一弦。
避雨寻来芳草地,乘风游遍艳阳天。
黄昏人倚楼头看,添个灯笼在天边。
在北京,“风筝摊,即纸鸢也。常行沙燕,一尺以至丈二,折竹结架,作燕飞式,纸糊,绘青蓝色,中安提线三根,大者背着风琴,或太平锣鼓,以索绕簦,顺风放起,昼纸条,夜系红灯,儿童仰首递逐,以泄内之积热,盖有所取意也。三尺之上,花样各别:哪吒、刘海、哼哈二将、两人闹戏、蜈蚣、鮕鱼、蝴蝶、蜻蜓、三羊开泰、七鹊登枝之类。其最奇者,雕与鹰式,一根提线,翱翔空中,遥睹之,逼真也”。各式各样的风筝一起飞在湛蓝的天空,该是怎样一道亮丽的风景啊!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古代放风筝的作用,唐代放风筝可以传递消息”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