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菊花不仅好看,而且药用价值高,其中白色菊花可以清肝明目,黄色菊花可以疏散风热,所以世人都爱菊花,因为观赏药用两不误。那么,重阳节赏菊的风俗是怎样的?各个朝代都是怎么赏菊的呢?想知道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赏菊
宋代赏菊更是蔚然成风,从宫廷至庶民,概莫能外。吴自牧的《梦粱录》卷五《九月·重九》中说:“年例,禁中与贵家皆此日赏菊,士庶之家亦市一二株玩赏。”“年例”二字表明重九赏菊是每年都有的习惯。当时菊不仅植于园圃,栽于盆钵,还用来装饰房屋,正如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八《重阳》中所描述的:
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无处无之。酒家皆以菊花缚成洞户。
南宋杨万里的《经和宁门外卖花市见菊》诗中对时人爱菊的盛况也有生动的描述:
清晓肩舆过花市,陶家全圃移在此。
千株万株都不看,一枝两枝谁复贵?
平地拔起金浮屠,瑞光千尺照碧虚。
乃是结成菊花塔,蜜蜂作僧僧作蝶。
菊花障子更玲珑,生采翡翠铺屏风,
金钱装面密如积,金钿满地无人拾。
花市上到处都是菊花,除了盆栽的以外,还有用菊花扎结的高大的佛塔和菊花屏障,屏障上面还缀满了铜钱。范成大《菊楼》诗的序中说,金陵(南京)有一种菊花长得非常高大,园丁用这种菊扎成楼塔,高达一两丈,十分壮观。宋代宫廷每年重阳节都要大摆宴席,叫“重九排当”。举行宴会的大厅内摆上数万盆菊花,犹如置身于菊花的海洋。晚上还要点上菊灯,供人观赏,跟元宵灯节差不多,令人赏心悦目。
有一个成语叫“明日黄花”,跟宋人重阳赏菊的习俗有关。苏轼有一首《九日次韵王巩》的重阳诗,诗中说: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意思是说重阳欢聚不用忙着回家,应尽情观赏菊花,要不过了重阳,菊花备受冷落,连蝴蝶也会为冷落的菊花发愁。苏轼还有一首重阳节写的词,叫《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下阕云: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意思也是说庆佳节应畅饮为欢,一切都是空的,到明日,宴尽人散,黄花孤寂,蝶也犯愁。由于苏轼的诗词中“明日黄花”有过时而无人欣赏的含义,所以后来人们就用“明日黄花”比喻时过境迁或过时的事物。
赏菊
各个朝代都是怎么赏菊的
唐末诗人郑谷有一首题为《十日菊》的绝句:
节去蜂愁蝶不知,晓庭还绕折残枝。
自缘今日人心别,未必秋香一夜衰。
“十日菊”正是“明日黄花”,但郑谷对“明日黄花”的看法与苏轼不同。在他眼里十日菊的秋香并没有一夜之间就衰减了,菊花丛中飞来飞去的蜂蝶也是不知愁的,认为“明日黄花”过时而不去欣赏那只是“今日人心”的从众惯性在起作用。所谓“折残枝”是指过重阳时采摘后剩下的菊花,并不是说菊花萎谢了。
元人赏菊的情况在元曲中有所反映。元代薛昂夫《正宫·甘草子》:
万柳稀,重阳暇,看红叶,赏黄花。促织儿啾啾添潇洒,陶渊明欢乐煞。
不过由于大都怀才不遇,元代士人中以闲适安逸的心情去赏菊的人并不多。
明代每逢重阳,人们喜欢呼朋引类,共赏菊花。明代李时勉在《九日赏菊诗序》中说他在庭院里种了一些菊花,每到重九,繁英欲吐,秀色可爱,他邀请一些朋友来他家观赏。大家传杯送盏,赋诗抒怀,其乐融融。这是京城士人的赏菊情况。明代著名文学家张岱在《陶庵梦忆》卷六《菊海》中记述了山东兖州地区的赏菊之风:说兖州张氏邀请他赏菊,他到张氏的园圃一看,一大片空地上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菊花,张岱惊叹道:“真菊海也!”作者进一步介绍说:
兖州缙绅家风气袭王府,赏菊之日,其桌、其炕、其灯、其炉、其盘、其盒、其盆盎、其肴器、其杯盘大觥、其壶、其帏、其褥、其酒、其面食、其衣服花样,无不菊者。夜烧烛照之,蒸蒸烘染,较日色更浮出数层。席散,撤苇帘以受繁露。
一家一户而聚菊成海,堪与今之公园媲美。缙绅之家处处都要点缀上菊花,夜晚还要在菊花间点上蜡烛,渲染出一种别样的观赏气氛。有钱人家在赏菊的同时还招来艺人以歌舞助兴。
光阴迅速,又早九月重阳节令。花子虚假着节下,叫了两个妓者,具柬请西门庆过来赏菊。
清代对菊花的崇尚比前代有过之而无不及。清人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记北京风俗云:
九花者,菊花也。每届重阳,富贵之家以九花数百盆,架庋广厦中,前轩后轾,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积者曰九花塔。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赏菊》也有类似的记载:
秋日家家胜栽黄菊,采自丰台,品类极多。惟黄金带、白玉团、旧朝衣、老僧衲为最雅。酒垆茶设,亦多栽黄菊,于街巷贴市招曰:某馆肆新堆菊花山可观。
这是北京的情况。其他各地也是一样。如山西曲沃地区,重九日家家都要有几盆菊花观赏(《曲沃县志》)。苏州地区的花农将栽培的各色菊花担到城里叫卖,市民们一买至少是五盆或七盆,叫“一抬”。商户及有钱人家在广庭大厦前堆叠成百上千盆菊花,号称菊花山,其中尤以酒店茶肆为盛。酒店茶肆的做法跟宋代的“酒家皆以菊花缚成洞户”的做法一脉相承,是商家迎合百姓爱好、招揽生意的手段。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重阳节赏菊的风俗,各个朝代都是怎么赏菊的”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