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关闭

中国民间节日中秋节习俗 中秋节的习俗和传说

2024-04-18 来源:天气网

导读:中秋节到来,我们就可以借着节日和家人团圆了,带上各种口味的月饼回家。吃过饭后和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这份幸福和快乐值得我们为此奔波,那么中国民间节日中秋节习俗是什么呢?中秋节的习俗和传说去哪看呢?和万年历小编一起去瞧瞧吧。

中国民间节日中秋节习俗 中秋节的习俗和传说

中秋节

中国民间节日中秋节习俗

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这一天正是夏历秋季正中,故名。中秋节的形成约和古代帝王在秋分晚上拜月、祭月礼仪相关。早期的反映民俗的古籍如《荆楚岁时记》尚未萌中秋节的观念,但在唐代中秋赏月已较普遍。当时的人们认为,秋天空气清爽,是赏月的佳节。诗人欧阳詹《玩月诗序》就说:“十二度圆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中秋赏月在宋代已很盛行。《梦粱录·中秋》记载:“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

中秋节的习俗和传说

中秋节有赏月、赏桂、观潮和吃月饼等习俗和嫦娥奔月、吴刚砍桂等神话传说。

1.赏月。

汉晋之间已有赏月之举,唐宋时期日益盛行。《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在中秋之夕和杨贵妃“临太液池望月”。柳宗元《龙城录》记载唐明皇游广寒宫的传说:开元六年(718年)唐玄宗和申天师、道士鸿都客一起中秋赏月,天师作法,三人步入云霄,漫游月官。见一大殿榜名“广寒清虚之府”,殿前守门甚严,三人不得入内。

天师又引玄宗跃身到云端烟雾中,见到十多位宫娥,皆乘白鹭往来,舞笑于广陵大桂树之下。后天师请求回宫,三人下若旋风,忽悟若醉中梦回耳。白居易《效陶潜体诗》说:“中秋三五夜,明月在前轩。”《东京梦华录》则记载了北宋汴京中秋赏月事:“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新编醉翁谈录》记载:“京师赏月,异于他郡。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登楼或于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月宫,高攀仙桂(即举状元)……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中国民间节日中秋节习俗 中秋节的习俗和传说

赏月

2.观潮。

早在汉代已有观潮之举。唐宋时,钱塘江观潮最盛。唐代《元和郡县志》记载,每年八月十八,钱塘江浪涛触岸,谓之弄潮。白居易《咏潮》诗说:

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

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

苏东坡为杭州地方官时也作过《中秋夜观潮》诗五首,今录二首如下:

第一首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

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

第四首

吴儿生长狎涛澜,冒利轻生不自怜;

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波浪变桑田。

南宋时,杭州观潮之俗可谓最盛。《梦梁录·观潮》记载:“每岁八月内,潮怒胜于常时。都人自十一日起,便有观者,至十六、十八日倾城而出,车马纷纷。十八日最为繁盛。”“十八日盖因帅座出郊,教习节制水军,自庙子头直至六和塔,家家楼屋,尽为贵戚内侍等雇赁作看位观潮。”并说:“杭人有一等无赖不惜性命之徒,手拿红伞、竹竿等,以迎子胥弄潮之戏,或有手脚执五小旗浮潮头而戏弄。”

3.吃月饼。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始于何时,学者多有不同看法。

一说唐代已有。《洛中见闻》记载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味美极。民间传说,始于唐太宗:太宗曾派大将李靖攻打突厥,李靖胜利归朝正在八月十五日,长安内外一片欢庆。吐蕃一商人献一个彩色大圆饼祝贺,太宗大喜,赏月后将胡饼分给百官共尝。

二说始于元代。民间传说元末统治者禁止民间铁器,规定十家共用一把菜刀。百姓怨声载道。张士诚为号召大家奋起反抗,中秋前,在每个月饼中夹一字条,约定起义时间。因此,中秋夜,家家户户切开月饼,瞧见字条后纷纷夺起菜刀起义。后人纪念此举而流行中秋吃月饼。

其实“月饼”两字,在南宋《梦梁录》已有记载,当时和菊花饼、梅花饼、芙蓉饼等都是杭州市民的点心食品。明代皇宫中也吃月饼,据载当时月饼直径2尺,比现在太得多。亲友之间还以月饼相赠,据《帝京景物略》记载,在北京,回娘家的妇人是日必返夫家,称为团圆节,故吃月饼也有团圆之意。明代杭州“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在台湾,中秋节有赛饼的风俗,当地人称“斗四红”。年轻人相邀出钱,买一组饼单,换取大小状元饼63个,然后用掷骰子的办法取得饼单,如得四红,便称状元,可得最大的状元饼。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中国民间节日中秋节习俗,中秋节的习俗和传说”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关内容推荐

你可能感兴趣

心理测试

更多>>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