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关闭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何而来 祭灶都有什么讲究

2024-04-29 来源:天气网

导读:祭祀的时候会听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这是怎么回事呢?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因何而来呢?若是要祭灶,那么祭灶都有什么讲究呢?人们在祭祀的仪式上祭祀祖先,为的就是祈祷平平安安,也代表人们祈求得到美好生活的愿望。接下来和万年历小编一起去瞧瞧吧。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何而来 祭灶都有什么讲究

祭灶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何而来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这一说法源自旧时中国汉族地区的禁忌风俗,并在全国各地流行,主要就是怕由于性别的差异,不合理的祭祀会亵渎了神灵。

中秋节是个团圆的节日,又称“仲秋节”“八月节”“八月半”。汉族有拜祭月神的习俗;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夜,有拜祭灶神的习俗。民间传说月神为女性,《嫦娥奔月》中的嫦娥即是天上的月神。相传她本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王母娘娘赐予的长生不老仙药,飞到月宫上成了月灵。因此,人们在祭月时禁止男子祭拜,以免有亵渎神灵之嫌。

“祭灶日”在古代属于女人过年的禁忌日,祭灶习俗在中国各地都有不同形式的存在,战国晚期更是属于国家律法规定的“五祀”之一。

民间相传灶神为男神,被称作“灶王爷”,古语云“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要回天宫向玉皇大帝禀明人间的生活状况。据说,灶王爷长相英俊,又是玉皇大帝面前的“红人”,怕女的祭灶会有“男女之嫌”。相传古时候最早曾是由老妇来祭祀灶神的,后来发展为由男人祭灶,妇女最多只可跟在男人后边祭祀一下,如果家中无男子,就请邻里的男性代替,若实在无人替代而又需祭拜的话,河南地区还有一种通融的方法,即男子拜月和女子祭灶时,头戴一斗笠,这样神祇就辨认不出是男是女,也就不会怪罪了。

祭灶都有什么讲究

1、祭灶王

古时腊月二十三日,宫庭用黄羊祭灶,这种祭灶礼仪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民间祭灶则用糖瓜、关东糖、糖饼等供品,以祭灶君;用清水草料祀灶君之马。相传灶王每到腊月二十三日,骑马上天向玉皇大帝票报人家善恶。家家户户于二十三日更尽时,在院内立杆,悬挂天灯,由男主人跪拜,祝以隐恶扬善之词,严禁妇女主祭,妇女只能在内室扫除炉灶。祭完之后,将灶君神像揭下,与纸元宝等一并焚烧。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何而来 祭灶都有什么讲究

祭灶

2、扫尘土

扫尘土即扫年,实际上就是进行家庭环境卫生的清理。北方人称“扫房”;南方人称“掸尘”。传统上,这一天家家户户黎明即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干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据《拾遗记》记载,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当时为驱疫鬼,祈安康的宗教仪式。后“尘”与“陈”谐音,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a.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

b.到了腊月,家家户户都准备过年了。在北京,通常把腊月二十四日定为“扫尘日”。

扫尘主要是将家里进行彻底清洁,主妇通常先将房里的床铺家具遮罩起来,用头巾将头包好,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扫屋之后,擦洗桌椅,冲洗地面。扫房之后,各店铺、居民家焕然一新。新贴的春联,鲜艳夺目,显示着红红火火的鸿福盛景。活灵活现的门神,抬头见喜的横幅,精美的窗花,五彩的年画,花团锦簇的灯笼,和神龛上丰饶的祭品,无不显示着喜气洋洋、欣欣向荣的节日景象。

3、剪窗花

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等等。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何而来,祭灶都有什么讲究”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关内容推荐

你可能感兴趣

心理测试

更多>>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