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灵堂作为一个充满情感和文化意义的空间,是家庭和社群在失去亲人时共同经历悲伤和告别的重要场所。尽管灵堂上有很多的文化传统,但是我们也愿意去好好了解它,那么接三和送三是什么意思?接三与送三的仪式是怎样的呢?和万年历小编一起去瞧瞧吧。
墓地
接三和送三是什么意思
“接三”、“送三”一般为人死后第三天入殓后举行的祭奠仪式,其主要包含两方面仪式。其一,从神庙中引魂返家,此俗称“接三”或“领魂”等。如在辽宁锦州一带,人死后第三天晚上,“丧主备肩舆,以幼童之有服者乘之,捧灵牌暨门幡,丧主扶行,鼓乐仪仗,赴城隍庙或土神祠,曰领魂。乡间无舆,则代以椅。亦有丧主捧灵牌、门幡,徒步往者。戚友皆步从,诣庙礼神拜社。丧主退行,曳竹帚拖门幡于上,绕阶三匝,呼亡者而招之。既归,奉灵牌入寝室,女眷跪迎,设位寝床,焚香楮,进巾栉,并吹纸钱于牌上,为魂来之证,孝眷罗拜”。又如河北万全人虽把接三称报庙,“人死之翌晚或第三日晚,行报庙礼,俗谓之接三”。但接三的内容主要是招魂,如接三那天饭后,“亲友陆续来吊,并各随送灯笼一对,丧家并约鼓乐、僧道;到齐后,孝子挟告天纸辞灵,随众出门,赴城隍庙或五道庙,报庙接三。一路灯火照耀如白昼,鼓乐齐鸣,宾客混杂,经过寺观及十字路口,焚香点纸。抵城隍庙或五道庙时,孝子跪地,将告天纸取至神前,左右各绕三匝,仍交孝子,起立出庙,将门紧闭,孝子跪门前,取石击门,高呼死者,随击随呼;如是者三起,而负告天纸痛哭而返。至家,孝眷跪迎于门,俟孝子人,急撕告天纸一角,紧抱于衣襟内,高呼死者,痛哭而入。至灵帏前,孝子将告天纸置棺顶,伏地大哭,至孝眷将撕下告天纸之一角焚化,坐灵前而哭泣,移时始毕。此时,死者生前所住之屋内,陈设茶点、烟酒,虚位以待死者。如系女,尚有备梳洗一切器皿者。意在已将死者灵魂接回,款待如生也”。因此接三的意义在于引魂返家。
不过,有的地方把引魂前的仪式称接三,如河北张北即如此,“人死之翌晚或第三日晚,各亲友陆续来吊,携带锡箔、纸钱、香楮、供礼,灵前致祭”,此称接三。然后,行告庙的仪式。“各亲友送灯笼一对。丧家约鼓乐、僧道,设坛哮经,鼓乐喧天。孝子挟告天纸,辞灵出门,赴城隍庙或五道庙报庙。凡过寺观及十字路口,均须焚香点纸。及至庙内,孝子跪地,将告天纸取至神前,左右绕三匝,仍交孝子,起立出庙。至家门前,孝眷号迎于门,将告大纸接至灵帏,置放棺顶,伏地大哭。毕,如死者系男,将生前屋内陈设茶点、烟酒,虚位以待;如系女、备置梳洗一切器皿。意在将死者灵魂接回,待之如生时也。”
墓地
其二,接三做完后,通常要接着到神庙或路口烧东西给亡魂,这才是真正的送三,有的地方也称“送路”、“送行”等。如辽宁海城一带,老人丧后第三天晡时,“丧家具刍灵(即纸扎之舆马、仆从,妇人并扎一牛,谓其能代饮污水),灯笼、鼓乐前导,僧道吹笙管、击铙钹,丧主捧帚引魂,孝眷随后,送至城隍庙或土地祠,戚友皆步送至庙。祭奠毕,僧道诵经,焚化灵牌、门幡、刍灵、冥镪,丧主西向跪拜,哭返于家,女眷亦哭而返,谓之送行”。再如河北临榆,“三日,具筵于灵位前,戚友各以冥资、纸马车轿为财,丧家具鼓乐仪仗、肩舆,孝子扶行,至城隍庙致奠领魂。既归,焚冥具于大门外,谓之送路”。
接三与送三的仪式
接三与送三的仪式通常是连续进行的,一般是先接三招魂,后送三。在河北迁安,殓入棺木后,“丧家备刍灵,又鼓乐多名,招魂于庙,名曰招亡,又曰接三,又曰招魂。招至家,亲友哭奠之,孝眷哭奠之,俨有祭如在之意焉。奠毕,以刍灵等物,送之西方而焚之,孝眷对之长跪哀号,谓之升西天”。而在滦县一带,人死后第三天也做接三、送三仪式,不过当地称之为送路礼。人死后第三日入棺毕,“及昏,行送路礼:略具刍车、纸人、秸马等物,燃灯于路,明于白昼。先用素帛或纸裁缕而缚其本如帚形,俗谓之拖魂树。主者持之,亲友护送,群舁冥器,鼓吹至庙(居城则赴城隍庙,住乡各赴五道庙)。于神前焚楮毕,主者以拖魂树绕地而祝,谓招魂也。另设位于庙侧,主者奉树安于位,供以酒茗果盒;以意为亡者栉沐毕,伏于侧。亲友以次叩拜,谓之饯行。饯讫,主者袂藉树,出至歧路,乃置刍车中,并冥器焚焉;泥首以谢送者,乃号哭返”。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接三和送三是什么意思,接三与送三的仪式”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