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正月是农历月份,在每年的农历一月,有着我们各种各样的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等等。与正月相关的还有闰月,但是出现的时间却比正月少,那么正月闰月的由来是什么?日历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想知道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正月
农历的第一个月一般称为正月。在中国古代,每年以哪个月为第一个月,各个朝代都不尽相同。夏朝以一月为第一个月,商朝以十二月为第一个月,周朝又以十一月为第一个月。这些朝代每改正一次月份顺序,就把改变后的第一个月称作“正月”。“正”是改正的意思,直到汉武帝时才最后确定农历一月为正月,一直通行到现在。
为什么“正月”的“正”字,又读成“征”的音呢?这里面也有个典故:秦始皇名字叫嬴政,他统一天下后,嫌“正”字读音与他名字中的“政”字相同,犯忌讳,就下令把“正月”一律念成“征月”,不然就杀头。从那时起,“正月”的“正”字,就读成了“征”字的音,也一直延续到现在。
闰月的由来
中国旧历农历纪年中,有闰月的一年称为闰月年(简称闰年)。一般年份为12个月,354天或355天,闰年则为13个月,383天或384天。农历作为阴阳历的一种,每月的天数依照月亏而定,一年的时间以12个月为基准;为了合上地球围绕太阳的运行周期(即回归年),每隔2年到4年增加一个月,增加的这个月为闰月,因此农历的闰年为13个月。
也就是说,公历两个节气的长度平均是30.5日,农历每月只有29.5日,相差一天。因此,每月的中气(即节气中的“气”)会比上个月晚1~2天,这样下去,总会有一个月只有节气,没有中气。没有中气的这个月被历法规定为“闰月”,称作“闰某月”。
闰月
皇历是如何走向民间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历书叫作“皇历”,它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据说唐文宗李昂曾下令,历书必须由皇帝本人“钦定”,并只许官印不许私印,从此历书就成了“皇历”。
历书在民间流传和普及是宋代以后的事。据说,宋代有个学政,有一年主持科考,批阅朱卷时,发现不少秀才把日期写错了。问其原因,秀才回答:“书生昼夜读书只能观星月计算日期,哪有不差一两天的?”于是学政奏明朝廷,请翰林院年年修撰历书,以供秀才掌握光阴。后来,历书由宫廷逐渐发行到民间,成为劳动人民计月算日的工具书。
日历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真正的日历大约产生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那时皇宫中就已经使用皇历了。
皇历最初一天一页,记载国家、宫廷大事和皇帝的言行。皇历分为十二册,每册的页数和每月的天数一样,每一页都注明了天数和日期。发展到后来,就把月日、干支、节令等内容事先写在上面,下部空白处留待记事。那时,服侍皇帝的太监在皇历空白处记下皇帝的言行,到了月终,皇帝审查证明无误后,送交史官存档,这在当时叫日历。这些日历以后就作为史官编写《国史》的依据。
后来,朝廷许多高官觉得这样的日历不错,于是纷纷仿效,编制供自家使用的日历。又有人把历书上的月日、干支、节令及黄道吉日都印在日历上,并留下空白以备记事。
“朔、晦、望”分别指的是什么
阴历每月初一称“朔”,十五称“望”,十六叫“既望”,月末一天称“晦”。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正月闰月的由来,日历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