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我们会关心亲戚之间的称谓关系,叫错是要被说的,而且辈分之间不能错乱,要不然就是违反伦常了。那么,伯仲叔季之间的长幼顺序是什么?媒婆又有哪些称呼呢?想知道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古人
“伯、仲、叔、季”之间的长幼顺序是什么
在先秦时期,姓不但是女子能否与男方婚配的重要标志,而且还具有区别女子结婚与否的重要作用。因为那时的女子虽有名字,但限于周礼“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的规定,女子的姓还担负着社会通用的名的作用。
为了区别未婚姑娘,一般在姓前冠以孟(伯)、仲、叔、季,用以表示老大、老二、老三、老幺这种排行。如古书所记孟姜(哭倒长城的孟姜女并不姓孟,而是姜家的大女儿)、仲子、叔姬、季某,意即姜家的大女儿、子家的二女儿、姬家的三姑娘、某家的幺姑。女子嫁出去以后,一般用丈夫的姓和娘家的姓并列称某某氏,如一位姬姓女子嫁给卫国大夫孔圉做妻子后,就叫孔姬;若是李姓女子嫁给张姓男子,婚后只能称为“张李氏”或“李氏”,这种称呼方式在当今某些农村还能见到。
根据《国语辞典》记载:“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长幼之别字也。”同时,伯、仲、叔、季,也是指兄弟长幼的次序。辞典的解释为:“兄弟排行的次序,长兄为伯,次为仲,又次为叔,最幼为季。若兄弟三人,则称孟、仲、季。”
古人
媒婆又有哪些称呼
“月老”在中国民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传说他是专门主管人世间男女婚姻的天神,在冥冥之中以红绳系男女之足,以定姻缘。月老这一形象最初出现在唐人李复言的小说集《续玄怪录》的《定婚店》中。月下老人以赤绳相系,确定男女姻缘,反映了唐人认为姻缘前定的观念。
“红娘”这个人物最早是出自南宋话本《莺莺传》和官本杂剧《莺莺六幺》中,而她真正成名却是在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中。自金代董解元所作的《西厢记诸宫调》起,才对这个形象进行了成功的创造,使之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从这个故事的大概中可以看出红娘并不是莺莺和张生初次会面的“介绍人”。所以,我们可以说月老是传说中的掌管男女婚姻的天官,红娘也就是我们现在谈婚论嫁的男女之间的大媒人、介绍人。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伯仲叔季之间的长幼顺序是什么,媒婆又有哪些称呼”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