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皇帝死后是要葬入皇陵的,为了让大家知道是皇帝所葬之处,不去轻易靠近,都会派人重兵把守,也有专门守护皇陵的军队。那么,皇陵这一称呼起源于何时?如何从官服看出官级呢?想知道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皇帝
“皇陵”这一称呼起源于何时
在古代社会,只要是帝王的坟墓都被称作是“陵”。为什么要这样称呼呢?它起源于哪个朝代呢?
据历史记载:在周朝以前,君王的坟墓和其他人一样都称“墓”而不称为“陵”。在《周礼·春官·墓大夫》中就有记载:“掌凡邦墓之地域。”墓大夫是专管全国墓地的官员。由此可见,周代君王的墓也称“墓”而不称“陵”。把帝王的坟墓称之为“陵”,大约始于战国中期以后,首先出现于赵、楚、秦等大国。这在《史记》中有着详细的记载,君王墓称“陵”是当时王权不断增强的结果,为表现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地位。因为帝王的坟墓不仅占地广阔,而且封土之高如同山陵,因此帝王的坟墓就称为“陵”。
如何从官服看出官级
官服分颜色是从唐朝开始:三品以上着紫袍,佩金鱼袋;五品以上着绯袍,佩银鱼袋;六品以下着绿袍,无鱼袋。官吏有职务高而品级低的,仍按照原品服色。如任宰相而不到三品的,其官衔中必带“赐紫金鱼袋”的字样。州的长官刺史,亦不拘品级,都穿排袍。
皇帝
宋代崇尚文治,冠服制度渐趋繁缛,也曾经多次修改。元代是蒙古族入关统治中原的时代。其服饰既袭汉制(如皇帝及高官的服饰仿照先秦时代的古制而成),又推行其本族制度(如一般百姓服饰仍是披发椎髻,夏戴笠,冬服帽)。元朝初建,也曾令在京士庶须剃发为蒙古族装束。蒙古族的衣冠以头戴帽笠为主,男子多戴耳环。然至元大德年间以后,蒙、汉间的士人之服也就各认其便了。
明朝的皇帝冠服、文武百官服饰、内臣服饰,有祭服、朝服、公服、常服等名目,其样制、等级、穿着礼仪真可谓繁缛。一般男子服饰以袍衫为主,形制多样,儒生文士则以襕衫、直裰为常衣。妇女服饰主要有袍衫、袄、霞披、褙子、比甲、裙子等。
清代官服以顶戴花翎显示其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官服中的礼冠名目繁多,有朝冠、吉服冠、常服冠、行冠、雨冠等。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皇陵这一称呼起源于何时,如何从官服看出官级”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