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关闭

清明节是什么节日 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

2024-07-09 来源:天气网

导读:明代《明会典》中就规定:“春以清明,夏以端午,秋以中元,冬以冬至,惟岁除如旧。”如今春天来了,清明节也到了,那么清明节是什么节日?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去哪看呢?想知道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清明节是什么节日 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

清明节

清明节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清明是一个节气,也是一个节日。这个节日的传统节俗活动是上坟扫墓祭奠先人,还有插柳、踏青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清明节的由来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等农谚。《历书》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所以,“清明”本为节气名,后来增加了寒食禁火及扫墓等习俗才逐渐形成清明节的。清明节的起源,据说始于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仿效,也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一种固定的风俗。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

扫墓祭先

清明节最主要的节俗是祭扫祖先坟墓。秦汉时代,墓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后汉书·明帝纪》注引《汉官仪》说:“古不墓祭。秦始皇起寝于墓侧,汉因而不改。”后世把墓祭归入了五礼之中:“五月癸卯,寒食上墓,宜编入五礼,永为恒式。”(《旧唐书·玄宗纪》)得到官方的肯定之后,清明墓祭之风大盛。《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艾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明清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相传至今,2007年12月国务院第二次修订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清明节纳入年节,放假一天,以便于人们扫墓祭祖。

旧时清明墓祭,一般要在墓前焚纸钱、供食品、奠酒醴,所以要提盒担篮,有的甚至是车马出行。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前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祭罢,有的围坐聚餐饮酒,有的则放起风筝甚至互相比赛,进行娱乐活动,逐渐发展为清明踏青游玩的习俗。

清明节是什么节日 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

清明节

插柳戴柳

清明除了扫墓祭先之外,还有插柳、戴柳之俗。插柳之俗起源较早,有的地方也会在元旦插柳,但以清明、寒食期间为多。南北朝时,人们多在元旦插柳,说是能避鬼。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说:“正月旦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这与元旦桃枝避鬼用意相同。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而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所记则为:“清明节……用面造枣旗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戴柳之俗,大约也是与插柳相偕而起的。最早的记载见于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三月三日,赐侍臣细柳圈,言带之免虿毒。”只是后来人们戴柳并不像唐代那样为“免虿毒”,而是为了驻颜——留住青春美丽。明人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说:“(清明)家家插柳满檐,青茜可爱。男女或戴之。”民谚云:“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民俗小百科:寒食与清明

根据《荆楚岁时记》的记载,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称寒食节,这样正好是清明节前后。唐代元稹的诗云“初过寒食一百六”,认为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清明节与冬至本身所处的日期,就有一天的差异。因为寒食和清明的日子相近,而古人在寒食中的活动又往往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寒食和清明也就没有严格区分了。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清明节是什么节日,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关内容推荐

你可能感兴趣

心理测试

更多>>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