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关闭

皇帝一词是怎么来的 古代皇帝的权力

2024-07-17 来源:天气网

导读:皇帝一直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需要仲裁的事很多,但是享受的东西更多,生杀大权都在皇帝的手里,所以一旦出现一些昏君,产生的恶劣后果极其严重。那么,皇帝一词是怎么来的?古代皇帝的权力有哪些呢?和万年历小编一起去瞧瞧吧。

皇帝一词是怎么来的 古代皇帝的权力

皇帝

“皇帝”一词是怎么来的?

在中国的历史上,皇帝无疑是各朝各代的重要角色。人们常说:“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可见,皇帝在古代社会的政治体制当中拥有绝对的领导权。但并非古代所有君王都被称为皇帝,“皇帝”一词在大多时候是“贤明”“仁政”的象征,相反那些“无道”“残暴”的君主都被称为“昏君”。

中国历史上所称的“皇帝”其实是对“三皇五帝”的统称。对于三皇的说法不一,但大都以“伏羲、女娲(燧人)、神农”为三皇居多,“帝”本意指“天帝”,古人认为“天帝”是宇宙万物的主宰。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区域征战,领导者各自称帝,曾有“东帝、西帝、北帝、中帝”之说。根据《史记·五帝本纪》的记载,“五帝”就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古代社会的最高统治者称“王”“后”或单称“皇”和“帝”,如唐帝尧、夏后启、商王纣、周文王、周武王等。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一些国力强大的诸侯国的国君也自称为王,如楚庄王、齐威王、秦惠文王、赵武灵王、燕昭王等。公元前221年,秦王赵政灭掉六国,平定天下。赵政自认为这是亘古未有的功业,甚至连三皇五帝也比不上他,如果不改变“王”的称号,“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于是让李斯等人研究一下怎么才能改变自己的称号,以显示自己的“丰功伟绩”。李斯等人商议后报告秦王说,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贵,可改“王”为“泰皇”。秦王反复考虑,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决定兼采“帝”号,称为“皇帝”,以彰显自己的尊贵。秦王政自称“始皇帝”,后世俗称“秦始皇”。

古代皇帝的权力

1:祭祀权,在远古时代,原始宗教或者说原始迷信占据着很重要的成分,一个部落的大祭司才是威望最高权力最大的人,而中国历史上王权不断的夺取了神权的地位,将其合二为一,比如中国古代神话中出名的绝天地通,实际上就代表着王权对神权的完全夺取,自从之后,祭祀尤其是对天地的祭祀就由国王和皇帝所垄断。这点不但是中国,其他国家走向成熟的一步都是如此,比如阿拉伯帝国的政教合一,古罗马帝国皇帝也掌握着教会,反而欧洲中世纪那种教皇独立于欧洲各国甚至高居其上并不正常,而到了近代这种情况也得到了大大的改变,几大强国都完成了王权和神权的统一,比如英国圣公会就是把英国国王和国教领袖统一了,法国德国乃至沙俄都是如此。

皇帝一词是怎么来的 古代皇帝的权力

皇帝

回到中国皇帝这一点,中国皇帝的祭祀权是极其重要的,无法分享的,蜀汉后主刘禅在诸葛亮时期将许多权力都交给诸葛亮,但是依然要保留祭祀权,“政由葛氏,祭由寡人”就是典型,其他权力都可以给诸葛亮,但是祭祀祖先和上天的权力要由皇帝来,不然就不是皇帝了。

2:军事权,在古代,国王最重要的两个属性,军事领袖和宗教祭祀,在古代国王都是每次出征必带兵出征,这点在中世纪欧洲一些国家依然如此,大战必然是国王亲自带兵。

我国的开国皇帝也是如此,东征西讨都是皇帝自己掌握着全盘的军事大权乃至出征。可是中国和西方有着很大的不同,西方自古罗马之后蛮族王国大都偏小,大战无需授权,国王带着主力就可以掌控全局,比如英法百年战争时期,许多场都是国王之间的战役,因为那么多军队,没有国王根本无法筹集到那么多军队,也没有人有威望代理。

但是当国家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把军事权授权出去,这是必然的,比如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固然能打,也不得不把北方战局授权给韩信,而东汉刘秀在统一河北后,基本上也是委托其他大将出征。

连开国皇帝都如此,后代皇帝没什么指挥经验,更不用说了,必然要授权给大将。

可问题在于,军事权过于重要,一旦军事权完全丧失,陈桥兵变几乎是必然发生的,所以为了控制军事权,皇帝必然是要分权和牵制,比如把主要的军队分成几个部分,没有一个将领可以控制主要兵力,一旦迫不得已要进行决战,就要派出监军限制主将的权力,所以很多战役中莫名其妙的失败内讧本质上都是有原因的。

3:财政权: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理论上所有的土地和财富都归皇帝所有,但实际上根本不可能,别说皇帝对民间财富根本做不到没有理由的就平白获取,就算国库税收皇帝也是无法平白无故的获取的,皇帝更像一个家族的族长,国库就像家族的族产,皇帝可以用各种借口来夺取家族的族产,但这必然会引起家族的不满,最终导致反噬。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皇帝一词是怎么来的,古代皇帝的权力”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关内容推荐

你可能感兴趣

心理测试

更多>>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