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关闭

不学无术这个成语是怎么得来的 不学无术典故的来历

2024-07-19 来源:天气网

导读:成语典故虽然很多都是发生在遥远的古代时期,但它所蕴含的道理却具有永恒的价值。所以我们需要多了解一些成语,才能运用得更恰当些,那么不学无术这个成语是怎么得来的?不学无术典故的来历是什么呢?想知道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不学无术这个成语是怎么得来的 不学无术典故的来历

古代

“不学无术”这个成语是怎么得来的?

“不学无术”这个成语,原指没有学问就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识,就没有本领。出自东汉班固《汉书·霍光传》:“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这个成语来源于西汉时期大将军霍光的故事:

西汉时期,大将军霍光深得武帝信任,在朝廷是一位非常有地位的大臣。武帝临死前,其幼子刘弗陵(昭帝)被托付给霍光辅佐。昭帝去世后,宣武帝即位。霍光掌政四十多年,为西汉王朝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刘询继承皇位后,立许妃为皇后。霍光的妻子霍显是个贪图荣华富贵的女人,她想把自己的小女儿成君嫁入宫中,成为皇后。于是在许娘娘生病之际,霍显暗中买通女医,打算在许后服用的药中下毒。

结果,毒计败露,女医被抓。此事霍光丝毫不知,等事情发生了,霍显才敢告诉他。霍光非常害怕,严厉指责妻子不应该头脑发热,犯下如此大错。起先,他想去告发妻子,但是不忍眼睁睁看着妻子受牢狱之灾,思前想后,还是把这件毒害许后的事情隐瞒下来了。等到霍光死后,有人向宣帝告发了此事,宣帝立即派人去调查此事。霍光的妻子听说之后,急忙和家人、亲信商量解决的办法,最后决定召集族人打算造反。结果,造反一事走漏了消息,宣帝派兵包围了霍家,满门抄斩。这个故事讲述了霍光读的书不多,没有学识,不明白大局的道理,结果整个家族的下场都不好。“不学无术”这个成语由此得来,一直沿用至今。

不学无术这个成语是怎么得来的 不学无术典故的来历

古代

不学无术典故的来历

霍光,字子盂,汉武帝时的名将霍去病之弟。霍光也担任过大司马、大将军等要职,对汉朝作出过一定的贡献。但是他居功自傲,不好学习,不明事理。所以《汉书》的作者班固,在《霍光传》中,虽然称赞霍光“匡国家,安社稷”,同时指出霍光“不学亡(wú)术。闇〔ān〕于大理”。(亡,同“无”;闇,同“暗”。)

宋朝初年,宋太宗的宰相寇准,同张咏是至交,从青年时代起,两人就互相敬重,关系亲密。张咏在成都做官时,听得宼准要当宰相了,曾对同僚们说:“寇公奇材,可惜学术不足。”意思是说:寇准确是少有的人材,可惜他古书名作读得还不够,处理事情的方法也还不太讲究。后来,张咏任满,从成都回京,寇准正在陕州任职,张咏便顺路去看望他。寇准盛情款待,老友重逢,彼此十分愉快。张咏告别,寇准亲自远送。分手时,寇准还城恳地请张咏赠言指教,问:“何以教准?”张咏很和善地慢慢答道:“《霍光传》不可不读。”当时寇准不明白张咏这话是什么意思。回到家里,立刻找出《汉书》,翻到《霍光传》这一篇,从头仔细阅读。一直读到快完了。发现“光不学亡术”一句,寇准不禁笑了起来,恍然道:“此张公谓我矣(这是张咏说出我的缺点了)!”——这段故事,《宋史•寇准传》有载。

“不学无术”,后来成为一句成语,原意是指没有学识因而不大懂得方法。我们现在形容缺乏知识、没有本领,就叫“不学无术”。

淸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此时制台正想振作有为。都说他的人是个好的,只可惜了一件,是犯了‘不学无术,四个字的毛病。”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不学无术这个成语是怎么得来的,不学无术典故的来历”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关内容推荐

你可能感兴趣

心理测试

更多>>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