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关闭

插柏带柳纪先贤 清明节插柳的习俗

2024-10-14 来源:天气网

导读:清明时节阴气衰退,生机旺盛,春光明媚,草木吐绿,是行清墓祭和郊外踏青的好时节。在古代的时候,还有插柏带柳纪先贤的风俗,那么你知道具体是怎样的吗?想要了解清明节插柳的习俗,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插柏带柳纪先贤 清明节插柳的习俗

柳树

插柏带柳纪先贤

在全国各地,人们普遍在清明插柳枝、松枝或柏树枝。清明这天,家家户户要在门前、檐下插柳枝、松枝或柏树枝。柳青满檐,非常可观。人们不仅在门头插柳,而且还有男女皆戴用柳条编制的花环的习俗,甚至连狗也会戴上柳条圈,对此有民谚曰:“清明不戴柳,死了变黄狗”,或者说“清明不戴柳,红颜变鹄首”。

那人们为什么要在清明这天插柳枝或柏树枝呢?对此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插柳树与柏树枝是为了纪念介之推,因为介之推与他的母亲正是被烧死在柳树与柏树之间的,所以人们要在清明这天插柳、柏枝纪念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是代表取得新火之意。因寒食断火,第二天要钻木取新火。古时候有皇帝在清明后赐大臣带火柳棍的仪式,老百姓也用柳条互相取新火,然后把柳条插在门前,表示新火已赐,人们可以重新燃火做饭了。在山东东明,则流传着一个故事。朱元璋的皇后马娘娘在清明这天微服出游郊外时,人们不知道她就是当今皇后,便对着她的大脚板嘲笑了一番,弄得马娘娘又羞又愧,非常下不来台。她不好当场发作,便让随从暗暗记下村名,发誓非报此仇不可。正巧这件事让刘伯温知道了,觉得事情很严重,于是扮成一个老太婆,在回南京的路上迎见马娘娘,说自己因为一双大脚,不断受到这村里人的嘲笑,要马娘娘为她报仇,并不要错杀了自己。马娘娘答应了她的请求,并让她在门前插柳为号。刘伯温赶忙跑到村中,让村民们家家户户都插上柳枝,最终免除了全村人的一场灾难。

插柏带柳纪先贤 清明节插柳的习俗

柳树

插柳必须要在清明这天的早晨进行。在清明节的前一天晚上,人们就折些柳、柏等枝条回家,清明一大早,便把柳枝与柏枝相搭配,插在院落的各门户屋檐上,另外,鸡舍、猪圈、磨眼等地也都需要插以柳柏,尤其是磨眼上,更是要插上大的柳柏枝。据民间说法,这样可以堵住天眼与屋眼起到防止毒虫进入的作用。山东临沂一带有“清明不插柳,死了变个狗;清明不插松,死了变只鹰”的俗谚。这其实是督促大家好好纪念先贤的意思,凡是死后不愿变成癞狗或饿鹰的人家,就都应该在清明这天插柳柏枝。这其实是要人们认真纪念历史上具有伟大情操的先贤君子,以让自己有一个美好的品行和未来。

还有的地方用柳枝在墙壁等处轻轻抽打,据说可以防毒、驱邪。如在山东安丘,天未明,男孩就到野外折些柳树和柏树枝条来,大人先拿它们到屋里抽打一会儿,用来警告蝎子,边抽打边说:“今天是清明节,只许把墙爬,不许把人蛰。”抽打完后再把树枝插到各个门框上,据说可以去瘟、防毒、驱邪。女孩子们在辫子上结一段柳条或松枝,一为纪念古人,二为辟除毒邪。男孩们则用柳条做项圈,并套在狗的脖子上,说这样可以使狗不招狗蝇。有时孩子们会把戴着项圈的狗集合在一起,看谁的项圈做的好做的大,表现出孩童们争强好胜的天性,也不失为一种充满童稚的欢乐。有的地方还有戴柏枝帽的传统,说是戴上会长生不老。如今,随着许多地方,尤其是平原地区柳树、柏树等树种的日益减少,清明插柏戴柳之俗也在逐渐发生改变。有的地方已很少在清明这天插这些枝条,有的则用其他枝条比如杨树条等来代替。

柳条还是孩子们的一种好玩具。柳条皮拧下来,可以做成很短的柳笛。吹时鼓起腮帮,其音尖烈,别有风味;如果在上面挖几个小孔,吹起来更是抑扬悠长。这天若走在村中的大街小巷上,可以到处听到孩童们呜呜吹柳笛的声音,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插柏带柳纪先贤,清明节插柳的习俗”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关内容推荐

你可能感兴趣

心理测试

更多>>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