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关闭

立春日食春盘 清代宫廷食春饼

2024-10-23 来源:天气网

导读:立春日迎春,是中华先民于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迎春也是古代祭礼之一。古人以春配应五方之东、五色之青,故于立春日东郊祭青帝,迎接春季到来。迎春之后要吃美食,那么立春日食春盘是怎么回事?清代宫廷食春饼怎么吃的呢?和万年历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立春日食春盘 清代宫廷食春饼

立春

立春日食春盘

立春日食春盘是我国古老的传统食俗。在晋代周处的《风土记》中曾记有“正元日俗人拜寿,上五辛盘。五辛者,以发五脏之气也。”五辛盘就是春盘。晋代的五辛盘是用葱、姜、蒜、韭、辣芥五种带有辛辣气味的蔬菜合装一起而得名。古人春日食五辛,有迎新之意。从医学的角度来看,也有散发冬季五脏浊气,增进清新的作用。唐代改五辛盘为春盘,并将五种辛辣食品改为萝卜、生菜,用薄薄的春饼替代盛五辛用的盘子,包着菜吃。北宋时,食春饼包菜的食俗日益普遍。宋代官廷并在这一天向近臣赏赐春饼,“立春前一日,大内(皇宫)出春饼,并以酒赐近臣。盘中生菜杂萝卜为之装饰,置奁中。”宫中春饼极尽豪奢,“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值万钱。”可以想见,能得到宫廷赏赐的大臣,具有何等殊荣。明代宫廷于立春日“无贵贱皆嚼萝卜,名曰‘咬春’。”清代宫廷效法古人,立春日食春饼,并选料精良,装盘讲究,很有特色。

清乾隆时期,每到立春前一日,皇帝通过随侍太监,命御茶膳房“饽饽、点心换春饼”。平时,清宫皇帝的早、晚两膳正餐,都是用米面、白面做出的二十多种甜咸点心。这二十多种点心,除皇帝食用、赏赐大臣外,更多的是佛、道、萨满及祖宗供前的供品。而到了立春日,不但皇帝要食用春饼,就连所有的供品,也要随皇帝的御旨,一律换成春饼。

清宫吃春饼,要包上“满洲合菜”。满洲合菜,是以东北所产的动物、植物为原料烹制的菜肴。这些菜有鹿肉、熏猪肉、野鸡、关东鸡、鸭子、野猪肉、茼蒿菜、酱瓜、酱苯蓝、胡萝卜、干扁豆、豇豆角、葫芦条、宽粉(条)、绿豆粉(丝)、甜菜、香油等。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清代宫廷食春饼有着鲜明的满族特色。

立春日食春盘 清代宫廷食春饼

立春

到了清代五辛盘已不再专为立春日用。据档案记载,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十二月二十日,乾隆命御茶膳房伺候五辛盘。此时的五辛盘与晋代相同,亦是葱、姜、蒜、韭和辣芥,均切成细丝,合酱食用,以佐甜黄酒。这一天的五辛用什么样的盘子,让茶膳房的厨役与总管太监很费了一番脑筋。起初厨役选用了皇帝逢年过节用的盘心分成九格的格式珐琅盘盛五辛,五辛之间用面酱隔开,每一格安一朵吉祥花朵。装好后,摆在皇帝用膳的养心殿东暖阁转盘桌上一盘,恭候皇帝“圣览”。总管太监看后,认为用珐琅金龙盘更好。于是厨役又用珐琅金龙盘盛好五辛,摆在重华宫的金昭玉粹转盘桌上。乾隆帝将两处的五辛盘比较之后,觉得养心殿的格式珐琅盘好,同时下旨:“五辛盘尔等一日一换。”以保持其清新。

为了一盘五辛,乾隆帝不厌其烦地多次过问,直至亲自过目,选定,可见其对传统饮食的关注。立春那天,家家户户还要用一张红纸,写上“宜春”两个字,叫做“宜春帖”贴在门窗或堂屋的墙上,这也是梁朝人的《荆楚岁时记》上有记载的。妇女们还剪彩或用丝线扎成春燕,戴在头上做装饰,也有剪纸成燕子做窗花的,名叫“春花”,都是很古老的风俗,晋朝文学家傅玄所作的《燕赋》曾经提到过。这些风俗至今有些农村里还在通行。此外,当然过节总离不开吃。古代立春就有用“春盘”迎新春的风俗,这风俗上上下下都通行。皇帝要在立春前一日把春盘赏赐给亲近的大臣,民间也互相馈赠,或互请春宴,席上一定要有春盘。春盘里除了果品、糖、饼等食品外,最主要的是新上市的蔬菜,其中少不了新韭,寒冷的地区新韭未出,便在暖房里用沙培育韭芽。唐朝大诗人杜甫的《立春》诗,有“春日春盘细生菜”的句子,据考证,“细生菜”就是韭芽。现在人们吃的、餐馆也供应的用油炸的“春卷”,就是古代立春的食品。春卷馅里大都要用韭芽,还是古来春盘的遗风,不过现在吃春卷已不限于立春了。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立春日食春盘,清代宫廷食春饼”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关内容推荐

你可能感兴趣

心理测试

更多>>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