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关闭

春节起源的地域 为什么认为春节起源于黄河流域

2024-10-26 来源:天气网

导读:春节起源的地域?重要的传统节日,从起源到初步形成、发展演变到最终确定,都有一定的过程,春节也不例外。而要论及起源,就不得不涉及地域性的讨论。万年历小编认为,春节的起源和发展与以陕西和河南为中心的黄河流域之古代文化息息相关。那么,为什么认为春节起源于黄河流域?和万年历小编一起去瞧瞧吧。

春节起源的地域 为什么认为春节起源于黄河流域

春节

春节起源的地域

众所周知,距今10000年至4000年前,我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进入了新石器时代。这些地方都出现了聚落和民众,那么为什么认为春节起源于黄河流域?理由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从古代历法来看,我国最早的历法诞生于黄河流域

岁时节日首先是建立在古代历法的基础上的,没有历法就无从计时,也就没有岁时节日。历法的制定是历朝历代的大事,甚至可以算是君王的重要功绩。文献中有记载“伏羲作历度”(《周髀算经》);神农“正节气,审寒温,以为早晚之期,故立历日”(杨泉《物理论》);黄帝“迎日推筴”(司马迁《史记》),经过推算而预知节气之将来;黄帝之曾孙高辛氏“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司马迁《史记》),这里不仅编制历法,还明确了祭祀鬼神之事。夏朝有《夏小正》存世,秦朝《吕氏春秋》中有《十二纪》,《礼记·月令》所用的材料也取自周制。在《十二纪》和《礼记·月令》中,把一年划分成十二个月,一年从孟春开始,到季冬结束,为春节的岁首地位奠定了基础。《月令》记载:“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返,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此时的春节,大规模的迎春礼,有官民同庆的节庆活动,初步具备春节雏形。

上述早期历法的制定者,其活动范围均在黄河流域,历法推行的地域也主要在黄河流域,由此可知早期的历法是黄河文明的产物,而以之为基础的春节也极有可能自黄河文明孕育产生。

春节起源的地域 为什么认为春节起源于黄河流域

春节

(二)早期的节庆活动集中于黄河流域

从先秦时期到秦汉、魏晋,甚至隋唐至北宋,黄河流域一直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绝大多数封建王朝均建都于此。因而从文献记载看,黄河流域是我国春节节庆活动最具代表性的地区。西汉汉武帝时期制太初历,新年的第一天被确定在建寅之后,称为“正日”,“正月之旦,谓之正日”,因此又称“正旦”,有相关的庆祝活动。东汉春节的仪式和节庆活动已经颇具规模。《后汉书》载,东汉时“每岁首正月为大朝受贺”“百官受赐宴飨,大作乐”。“大朝”指的是规模最大的朝会,相当于现在的春节团拜会,因参加人数最多,故称“大朝”。东汉春节,所有在朝官员都要向皇帝朝贺新年,皇帝要赐宴百官,伴有盛大的歌舞表演。汉代还继承了周代的迎春礼,“立春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帻,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形成相关祭祀、占卜等活动。

魏晋以后,随着中原地区的文化整合,春节习俗进一步发展,逐渐形成了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除夕、元旦、人日、元宵。除夕悬挂桃符,汉代已经流行,初为神荼、郁垒,隋唐又衍生出钟馗、秦叔宝、尉迟敬德。隋唐时期河南还流行守岁,据说隋炀帝除夕守岁,用沉香、檀木点篝火,一夜用尽二百车,火髙十余丈,香闻数十里。这种除夕点火守岁的习俗上承先秦的庭燎,下启后世的“点旺火”,直到今天在黄河流域的很多省份都能见到。北宋是春节的成熟期,许多重要的春节习俗都始于宋朝。以“腊八”为例,俗语称“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可见,“腊八”是春节前夕的重要节点,甚至被视为“过年”的起点。腊八做腊八粥始见于北宋时期黄河流域的开封,据《东京梦华录》载:“(十二月)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队念佛。以银、铜、沙罗或好盆器,坐一金铜或木佛像,浸以香水,杨枝洒浴,排门教化。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这是关于腊八制作腊八粥的最早记载。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春节起源的地域,为什么认为春节起源于黄河流域”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关内容推荐

你可能感兴趣

心理测试

更多>>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