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民间传说,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晚上,牛郎织女会在“天河”相聚,而凡世间的人们,就借这良夕吉时,在庭中摆设香案,向牛郎织女双星乞巧、乞福寿、乞子、祈求有情人可以天长地久。那么,七夕节文艺感悟是什么?作为宫廷应制的七夕题材诗去哪看呢?想知道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七夕
七夕节文艺感悟
唐代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社会充满活力,呈现出一派生机盘然的景象,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此时知识分子思想活跃、视野开阔,为诗歌的高度繁荣提供了必要条件。唐代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宋元明清时代用“盛唐气象”这一个文学批评的专门术语来评价这一时期,它概括了大唐诗歌的总体风貌特征:意境开阔、形象鲜明、情韵悠长。上自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在相对安定的生活环境下,自然会有丰富的精神追求。所以许多风俗和节日习俗在唐代获得了长足发展。唐代是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阶段。唐玄宗曾建“乞巧楼”,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逸事》记载:“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可见皇宫中的七夕节日场面的热闹与气派。百姓在七夕晚上聚在院中,摆上瓜果,或穿针乞巧,蛛网结丝卜巧,或乞富乞寿,希望在七夕之夜实现愿望。
文人则借助笔墨,或记述七夕的习俗活动,或借七夕或牛郎织女传说抒发感慨。在唐代,七夕不仅仅是少女的节日,全家老小都可以参与乞巧活动,正如崔颖诗句所说:“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可以想象当时的热闹景象。除乞巧外,乞富、乞寿、乞子等也成为唐人七夕习俗活动的重要内容。唐代文人则将牛郎织女神话与七夕节俗结合,通过诗文形式展现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和广泛的社会生活。
七夕
作为宫廷应制的七夕题材诗
唐代七夕诗文主题多样。初唐时期,宴游之风盛行,产生了许多以“七夕”“秋夕”等为题,记述节日活动和盛况的诗作。创作者大多为帝王或将相,作品也多为应景之作。奉和意为做诗词与别人相唱和。文人雅士经常聚在一起,确定某一主题,创作同名或相似的诗文,既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又借此机会切磋文宋。以某个节日为题进行创作,也是文人诗歌不可缺少的主题。唐代是诗的国度,文人雅士、帝王将相参与其中,创作了大量的节日诗作。如许敬宗《奉和七夕宴悬圃应制二首》“喜中愁漏促,别后怨天长”,何仲宣《七夕赋咏成篇》“通宵道意终无尽,向晓离愁已复多”。
七夕宴悬圃二首
唐·李治
羽盖飞天汉,凤驾越层恋。俱叹三秋阻,共叙一宵欢。
璜亏夜月落,靥碎晓星残。谁能重操杼,纤手濯清澜。
霓裳转云路,凤驾俨天潢。亏星调夜靥,残月落朝璜。
促欢今夕促,长离别后长。轻梭聊驻织,掩泪独悲伤。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为一代君王,唐高宗李治的诗开篇具有恢宏的气势,“羽盖飞天汉,凤驾越层恋”既为七夕诗作,君王也跳不出抒写儿女之情的旧框,“俱叹三秋阻,共叙一宵欢。”“亏星”“残月”营造出一种冷寂的氛围,奠定了诗歌的基调:表达了作者对牛郎织女短暂相聚,长期别离的同情之情。这是对汉魏六朝七夕诗主题的继承,也是大多数奉和应制诗共同的内容。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七夕节文艺感悟,作为宫廷应制的七夕题材诗”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