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关闭

阴阳分别代表什么 《中庸》讲的是什么

2024-06-17 来源:天气网
http://content.pic.tianqistatic.com/

导读:人有阴阳,事也有两面性,很多人不懂阴阳,更不懂得宇宙间存在的万事万物是怎么来的。古代不少书籍上都有深刻理解,那么阴阳分别代表什么呢?《中庸》讲的是什么呢?想知道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阴阳分别代表什么 《中庸》讲的是什么

古人

“阴阳”分别代表什么

阴阳,是对自然状态的一种描述,对世界的一种看法,它是古人在观察天文气象、时节变化的基础上萌发的。周人用两种不同性质的阳气和阴气来解释四季的变化和万物的繁茂与凋衰。他们认为在冬去春来之际,气从地下向上蒸发,万物便出苗生长;如果沉滞不能蒸发,农作物便不能茁壮成长。阴气的性质是沉滞下降的,阳气的性质是蒸发上升的,这阴阳二气若相互协调、配合有序、流转正常,就风调雨顺,否则就要发生灾难。周幽王时的伯阳父,曾用阴阳二气的失调来解释当时发生的地震现象。他认为阴阳二气的流转是有一定秩序的,如果发生秩序紊乱的现象,阴阳二气就各失其位,就要发生地震。

后来,古人对各种现象进行抽象概括,以阳代表天、日、昼、暑、刚、强、前、男等,以阴代表地、月、夜、寒、柔、弱、后、女等,认为两种势力相互对立和依赖,是事物固有的属性是引起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

“气”指的是什么

“气”是关于宇宙万物构成的哲学范畴,是抽象的,是不可数的整体,是中国古代先哲根据天气变化所设想出的一种原初物质。古人认为,“气”充斥于混沌空间,其大无外,其细无内,化生万物,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如东汉王充云:“万物之生,皆禀元气。”这里的“混沌”“化生”就是对“气”特点的精炼概括。

阴阳分别代表什么 《中庸》讲的是什么

古人

《中庸》讲的是什么

《中庸》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时独立成书。作者相传为孔子之孙子思,曾受业于曾子,是战国初期有名的思想家,开创了战国时期儒家八派之一的“思孟学派”。他也是配祀孔子的四圣之一,被尊为“述圣”。

《中庸》共三十三章,主要阐发的是孔子提出的“中庸之道”,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提出了“大本”“达道”的观点,主张处理人际关系应该符合天生的原则,二者应该统一起来。书中提倡人们应诚心诚意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修养,保持自己的天性,达到至仁、至善、至诚等境界,从而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并以此治理好国家,最终达成天下太平、和谐发展的目标。

《中庸》的主张不仅是我国古代传统教育哲学的一个核心问题,还影响着后世的治国方略,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特色和民族性格。

《吕氏春秋》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的。门客们各记所闻,以儒、道学说为主,兼采墨、法、名、农诸家学说,被后人尊为杂家的代表作。全书总结了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的成果。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阴阳分别代表什么,《中庸》讲的是什么”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关内容推荐

你可能感兴趣

心理测试

更多>>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