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关闭

天上雷鸣动地上蛰虫惊 春雷阵阵万物生

2024-09-25 来源:天气网

导读:中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那么,天上雷鸣动地上蛰虫惊是怎么回事?春雷阵阵万物生是什么情况呢?想知道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天上雷鸣动地上蛰虫惊 春雷阵阵万物生

打雷

天上雷鸣动地上蛰虫惊

惊蛰,一年中的第三个节气,在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此时太阳黄经为34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意思是说在农历的二月,春雷响动,地下的万物因为响动都走了出来,所以称为惊蛰。此时蛰虫听见雷声受了惊吓,纷纷从洞里跑了出来。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初候,桃始华;阳和发生,自此渐盛。二候,仓庚鸣;黄鹂也。三候,鹰化为鸠;鹰鸷鸟也。此时鹰化为鸠,至秋则鸠复化为鹰。意思是说在惊蛰的第一个五日,桃花开,并且逐渐红艳;第二个五日,黄鹂鸟开始鸣叫;第三个五日,蛰鸟变成了鸠。到了秋天鸠又变成了蛰鸟。史书上有记载:“桃始华,桃,果名,花色红,是月始开。仓庚鸣,庚,亦作,黄鹂也。诗所谓:‘有鸣仓,庚是也。’章龟经曰:‘仓清也,庚新也,感春阳清新之气而初出,故名其名最多’。”

惊蛰时节,有些地区早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鸣叫、燕子飞来,美不胜收,而且我国大部分地区也都进入春耕季节。在惊蛰日或惊蛰日后听到雷声,预示着风调雨顺,会是一个好年景。但也有些地区忌讳惊蛰日前听到雷声,有“惊蛰未到雷先鸣,大雨似蛟龙”的说法。不论是哪一种说法,惊蛰时节农村都是一片忙碌的欣欣向荣的景象。

天上雷鸣动地上蛰虫惊 春雷阵阵万物生

打雷

春雷阵阵万物生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艳阳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常年在雨水、惊蛰、时节亦可闻春雷初鸣;而华南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为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雷暴开始最晚的地区。到了惊蛰,我国的大部地区都进入春耕的大忙季节。

惊蛰节气,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一般为12~14℃,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仍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华南东南部长江河谷地区,多数年份惊蛰期间气温会稳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种;其余地区则常有连续三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12℃以下的情况,低温天气的出现,使得不可盲目早播。

惊蛰虽然气温迅速升高,但是雨量增多却有限。华南中部和西北部惊蛰期间降雨总量仅10毫米左右,继常年冬干之后,春早常常开始露头。这时小麦孕穗、油菜开花都处于需水较多的时期,对水分要求敏感,春旱往往成为影响春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充分考虑到这个节气的特点,勤于浇水,保证农作物的生长需求。

惊蛰时节,春光明媚,万象更新,在这个时节因时因地地做好耕种的准备,可以保证当年有个好收成。惊蛰过后万物复苏,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大地呈现一片清新的景象。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天上雷鸣动地上蛰虫惊,春雷阵阵万物生”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关内容推荐

你可能感兴趣

心理测试

更多>>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