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关闭

中秋节之发展 中秋节文艺感悟

2024-11-04 来源:天气网

导读:中国的农历,一年分四季,称为春夏秋冬;一季三月,称为孟、仲、季。农历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叫作仲秋。中秋已经来了,那么你了解中秋节之发展吗?中秋节文艺感悟是怎样的呢?想知道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中秋节之发展 中秋节文艺感悟

中秋节

中秋节之发展

汉代也有中秋节,但时间并不是现在的农历八月十五,而是在立秋之日。在这一天皇帝会带领皇亲贵族出郊打猎,所捕获的猎物用做宗庙祭祀之物。这似乎是皇家的纪念活动,也不是民间的节日。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说的是东晋时,在隶属南京的牛渚(今采石矶),高士谢尚、袁宏于中秋之夜泛舟江上吟诗赏月,故而有了“牛渚玩月”这一佳话典故,可见这时中秋已具雏形。

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这一天上至朝廷,下至黎民百姓,普天同庆。宋代的中秋节,上至豪绅富贾,下至平民百姓,都把中秋节作为一个隆重的节日看待,就连最穷苦的市民也要“解衣市酒,勉强迎欢”。自汉至唐,骚人墨客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南宋人吴自牧在他的《梦梁录》一书中第一次对中秋节做出清晰的记载,他在书中写道:“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临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书里详细描写了南宋京都临安城里赏月逛夜市的盛况。自此以来,类似记载屡见不鲜,可见中秋节是在宋代逐渐演变成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

明清时,中秋节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重要节日。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日为“团圆节”,或者简称为“八月节”。在通俗质朴的民间情感交流中,过“八月节”,就是祈盼团圆和美满。与此相应,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人生离合,寓意际遇悲欢。诗人凭诗咏月,画家以画抒情,民间百姓,则采取喜庆祥和的活动来寄托他们祈盼团圆的心愿,于是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纪念形式,并在绵延相传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逐渐演变成今天这样各民族、各地域形式不尽相同,却一脉相承的多姿多彩的中秋节纪念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秋节如今早已成为妇孺皆知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不仅仅是作为节庆或假日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更重要的是中秋节成为民族或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的积淀和凝聚。中秋节是从上古时期发展而来的传统节日,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多彩的社会文化。“文化新旧能相宜,民俗古今一脉传”,传统的民俗节日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重要内容。

中秋节之发展 中秋节文艺感悟

中秋节

中秋节文艺感悟

古代中国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传统。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春天拜一拜太阳,祈求一年都能风调雨顺;月亮代表夜晚,而秋天又是收获的季节,所以拜拜月亮则是祈求自己和神明一起庆祝丰收,顺便希望神明来年继续关照,所以秋天和月亮就有了联系,但赏月的习俗到唐朝才有。

唐朝的时候国泰民安,文人多喜欢对月吟诗,逐渐形成了各种中秋的文会、赏月的文会等,所以就有了中秋节的由来。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向往团圆,借月表达思念之情的咏月诗层出不穷。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古往今来,类似的诗词歌赋、书画篇章连篇累牍,不胜枚举。可是唐朝的中秋节只是上层人士和文人的狂欢,与普通人民关系不大。直到北宋时期,普通百姓才慢慢接触到这种节日文会,可惜后来北宋被金国灭亡,以至于许多人在山河破碎、妻离子散的悲剧情绪下每夜抬头望着月亮,期盼着早日能阖家团圆。南宋时期宋宁宗赵扩下圣旨,中秋节给全国人民放一天假,于是,中秋节得到了皇家的认可,也就是这时候,中秋节才和“团圆”有了联系。

早在人们一开始祭月的时候就有拿饼做祭品的传统,但当时就是普通的饼,而且形状不一定是圆的,后来是隋朝时期的一位将军受到了圆月的启发,才发明了一种圆圆的饼,解决了紧缺的军粮问题,这种圆饼就是月饼的雏形。随着时间的发展,月饼的各种口味也随之出现,外形也越来越精美,被人们称为小饼或宫饼,但还没开始叫作月饼。直到中秋节有了团圆的意义,这种圆饼也才被附加了象征团圆的高贵属性。

南宋时期,《西湖游览志余》把这种饼称作“月饼”,并且说月饼就代表着团圆,但月饼和中秋联系起来还得等到明朝。相传明朝开朝皇帝朱元璋规定,每逢中秋节必须吃月饼。这个习惯也从朝廷慢慢传到了民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惯也慢慢保留了下来。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中秋节之发展,中秋节文艺感悟”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关内容推荐

你可能感兴趣

心理测试

更多>>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