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关闭

冬至祭天是为何 冬至祭天在哪里举行

2024-04-30 来源:天气网

导读:冬至已经到来,我们都希望冬至可以吃上美食,过一个温暖的冬天,但是冬至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是要进行祭天习俗的。那么,冬至祭天是为何?冬至祭天在哪里举行呢?想知道冬至祭天习俗的具体内容,就来瞧瞧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吧。

冬至祭天是为何 冬至祭天在哪里举行

冬至

冬至祭天是为何

冬至在农历十一月间(公历12月22日至23日),冬至这天在全年当中是夜晚最长、白昼最短的一天。我国古人很重视冬至,有阴盛阳生,阳盛阴生的说法,从宋朝开始就有庆贺冬至的习俗,宋朝时已经达到了相当普及的程度。冬至前一天叫作小至或小冬,当天叫作长至或大冬,后一天叫作至后。节日三天,百官朝贺,君不听政,民间歇市三日,学生放假,民谣说“冬至大似年”。因为天代表阳,所以皇帝于阳期开始之日——“冬至”要率群臣到南郊祭天,祈求安度阳期。唐宋以来,朝野将冬至放在与岁首同样重要的位置。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上说:“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冬至节历史悠久,各地风俗比较多,但最隆重的无疑是祭天。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无法正确认知,大多时候都归于天神在操纵,例如“雷公电母”“龙王降雨”,等等。皇帝为了显示自己的尊贵和权势,就把自己当作是天神的传人,祭祀天神就作为一种重要仪式举行,由于冬至那天太阳角度最低,距地平线最近,古人认为在这一天,地面最靠近上天,因此将冬至定为祭天日。

在唐、宋时期,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到了明清时期,这也是君主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而进行的活动,因此都举行隆重的祭天大典,把它列为国家的宗教祭祀活动之一。祭祀活动场面宏大,一般是在郊外举行,因此又被称为“郊祀”。

明代永乐十九年正月初一日(公元1421年年初),永乐皇帝下令将国都由南京迁至北京,并派皇太子到新建成的北京天坛安放代表上天的“昊天上帝”牌位,这标志着北京天坛的正式启用。当月十一日,永乐皇帝首次到北京天坛举行了祭天大典。

冬至祭天是为何 冬至祭天在哪里举行

冬至

冬至祭天在哪里举行

北京天坛中举行祭天仪式的地方是圜丘。

圜丘是皇帝在冬至举行祭天仪式的地方,也被称为祭天坛,圜丘坛建于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圜丘坛是主要建筑有圜丘、皇穹宇及配殿、神厨、三库及宰牲亭,附属建筑有具服台、望灯等;在明朝,它是一座三层楼高的蓝色琉璃圆形祭坛,于清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扩建,周围是两层蓝色琉璃瓦低墙;第一层的墙壁是方形的,称为外部;二楼的墙壁是圆形的,称为内墙,象征着“天圆地方”,中间是祭天台(也叫拜天台),即圜丘。

天坛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对声、力、美原则的巧妙运用和精心设计:一是“亿兆景从”的天心石;站在圜丘坛上层圆心的石头上,实际上可以听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悦耳回声,仿佛在人们的意识中唤起一种神秘的感觉,让人们的整个心灵沉浸在声音的幻境中。

天坛公园位于天桥南街,永定门东侧,建于1420年,最初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和祈祷丰年的地方,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建筑群;从明朝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天坛的设计和建造到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完工,历时14年,清朝再次扩建。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冬至祭天是为何,冬至祭天在哪里举行”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相关内容推荐

你可能感兴趣

心理测试

更多>>

相关资讯